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产经 >  >> 
草原教案优秀教案_草原教案_世界简讯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3-23 07:01:25

1、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草原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  一、教学目标


(资料图片)

3、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4、  2.有感情朗读课文。

5、  二、教学重点。

6、  学会6个生字。

7、  三、教具

8、  生字卡片

9、  四.教学过程

10、  a) 复习:轻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1、  b) 学习生字。

12、  1. 分析字形。

13、  半包围结构的字:迎

14、  左右结构的字:朝、如、狂、传、碰。

15、  2. 读准字音:

16、  多音字:朝出示朝霞课文中读zhāo,还有一个读音cháo,朝前。

17、  传出示传来课文中读chuán,还有一个读音zhuàn,传记。

18、  3. 指导书写:

19、  a) 迎:出示第1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指句读,理解欢迎。

20、  注意:迎的右半部分是不是卯。

21、  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写两个。

22、  b) 朝:由几个部件组成?书写时注意什么?

23、  用朝字组词。

24、  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写两个。

25、  c) 如、狂:说出偏旁部首的名称,注意偏旁部首的写法。

26、  d) 传、碰:书写注意左窄右宽。

27、  4. 领读、齐读、接龙读黑板上的6个字,中间穿插提问字的结构、词语的意思。

28、  c) 出示投影,检查认读情况。

29、  d) 盖住拼音读课文第3自然段,增识汉字。

30、  e) 完成课后题:3。

31、  f) 布置作业:《阅读》

32、  活动来源:

33、  《北京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社会领域提出了“通过多种媒介和活动,使幼儿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懂得尊重少数民族和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于是在班级中我们开展了“中国民族多"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对于民族舞蹈特别感兴趣,于是我和幼儿通过欣赏、学跳、创编来感知民族舞蹈的特点n这次活动是其中的一次。

34、  活动目标:

35、  感受蒙古族三段体音乐欢快、优美的音乐风格特点。

36、  初步尝试合作创编蒙古族舞蹈,感受创编的快乐。

37、  活动准备:

38、  物质准备:音乐、课件、小水桶。

39、  经验准备:幼儿了解认识蒙古族的习俗和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40、  活动过程:

41、  一、听音乐进教室,感受蒙古舞蹈的音乐特点

42、  幼儿听《草原小牧民》律动进教室。

43、  蒙古骑马、挤奶动作练习。

44、  二、欣赏音乐并观看课件,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45、  (一)幼儿欣赏音乐。

46、  师:今天夏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小朋友认真听听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好像看到了什么?

47、  幼儿。说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心情。

48、  (二)幼儿再次欣赏音乐并欣赏蒙古大草原的幻灯片,同时感受音乐的快慢变化。

49、  现在夏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到蒙古大草原去看一看,看看那里的人们都在做什么?

50、  幼儿根据幻灯说出人们的生活。

51、  你发现音乐有什么变化?

52、  教师为幼儿介绍音乐。 (这首音乐是三段体音乐表现蒙古族人民在那达慕盛会上骑马、摔跤、挤奶的欢乐场面)

53、  三、再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快慢变化

54、  刚才小朋友看到了蒙古族人们有趣的生活,如果你是蒙古人你想做什么事情?想一想音乐快的时候你在做什么,慢的时候你在做什么?

55、  分段欣赏音乐:

56、  (1)快的时候做什么动作,请个别小朋友做动作,其他小朋友来学一学。

57、  (2)跟着快的音乐做一做动作。

58、  (3)慢的时候做什么动作,请个别小朋友做动作,其他小朋友来学一学。

59、  (4)跟着慢的音乐做一做动作。

60、  四、幼儿分组听音乐进行编舞

61、  请幼儿听音乐分成5组进行舞蹈创编。

62、  师:刚才小朋友的动作做得很漂亮,接下来让我们也来做个蒙古小牧民,一起来编个舞蹈,可以加上简单的队形变换,注意音乐的快慢变化,让你的舞蹈更加漂亮。

63、  教师鼓励幼儿合作,并简单介绍道具。

64、  幼儿自由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65、  五、幼儿自由展示

66、  幼儿集体听音乐自由展示。

67、  幼儿分组自愿展示

68、  六、幼儿听音乐出教室

69、  活动反思:

70、  中国民族舞蹈体裁、主题、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幼儿在学习表演舞蹈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欣赏到民族舞蹈优美的动作、悦耳的旋律,而且能感受到中国各个民族的不同习俗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北京市幼儿园教育纲要》艺术领域目标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初步能力。作为蕴含了民族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民族精神丰富内涵的中国民族舞蹈是幼儿园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选择,但是幼儿对于民族的认识比较浅,因为民族离幼儿的生活比较远,于是我们以主题活动为载体,通过视频、图片、故事等多种形式丰富幼儿对蒙古族、蒙古舞蹈的经验。

71、  以前在教民族舞蹈时更多的是让幼儿模仿学习,幼儿多是单纯的训练,而大班幼儿有创编能力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于是我在让幼儿学习基本动作后进行了此次创编活动,意在发展幼儿的创编能力。在本节活动中我选取了三段体的音乐,幼儿能够大胆创编舞蹈 最重要的就是对音乐的倾听和理解,于是活动一开始我请幼儿完整 的欣赏音乐,让幼儿对-I-=乐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分段欣赏进一步让 孩子理解音乐,为幼儿创编舞蹈打下基础。为了让幼儿更丰富的创编舞蹈,我通过同伴学习、小组协商、动作频率变化、方位变换等方式引导幼儿创编,应幼儿的需要还为幼儿提供了挤奶筒,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幼儿体验成功提供帮助。

72、  本次活动幼儿的兴趣从头到尾始终高涨,整个活动过程注重体验与感受、交流与发挥,真正达到了活动化的共共同学习。

73、  专家点评:

74、  幼儿园教师在进行传统民族舞蹈教育活动时,往往注重的是动作的训练,一般以教会为目的,过程中要求幼儿单纯模仿,忽视幼儿对民族舞蹈的感受力、创造性和表现能力。延庆二幼的夏淑芳老师,在进行蒙古舞蹈《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教育活动时,从艺术领域核心价值入手,旨在激发幼儿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和兴趣,运用不同方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75、  首先是为幼儿前期经验的丰富提供了必要和有效的支持。蒙古族舞蹈对于大班幼儿来讲,相对陌生,他们不知道蒙古族的人每天在做什么,用的是什么,吃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做那些舞蹈动作,夏老师通过图片、视频、故事以及日常生活中对蒙古音乐和舞蹈的欣赏,丰富了幼儿关于蒙古的生活经验,了解了一些民族风情和习俗,为舞蹈的创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以及认知的发展水平,满足了幼儿好奇、好动、好问、爱模仿的.心理特征,引发了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为教学活动的成功做了很好的铺垫。

76、  第二是能够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逐级分化,为达成目标创造赣是草原小牧民.豢謦蠡琴擎黪》赣澄幼儿园教育活动亲例及评析了良好的条件。在有限的教育活动时间内,大班幼儿要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快慢和特点,还要进行舞蹈动作的创编,如果没有主次之分、没有有效的调节,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对教材的透彻分析,以及对本班幼儿的全貌了解,就不可能十分准确的定位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而夏老师凭着对职业的高度责任感和对幼儿的爱,以及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很好地把握了重点和难点的逐级分化,为幼儿能够有兴趣、专注的参与活动,完成活动目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77、  第三是幼儿自主自由自愿状态的激发,符合艺术领域中舞蹈教学的核心价值的倡导。舞蹈的学习是富有个性和自我的学习,若千篇一律,统一要求,整齐划一,就严重违背了艺术领域的价值追求,而夏老师在整体教学活动过程中,很好地处理了教师主导和幼儿主体地位的关系,教师始终站在幼儿的角度去实施教育,引领幼儿去发现、探索,整个活动动了起来,充满了活力、富有朝气,能够不断地听到教师接近于生活语调的亲切、愉快的说话声、歌声和笑声,让人有身临其境并渴望融入其中的愿望。总之,舞蹈教学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是非常全面的,不但施教教师要有舞蹈素养,还要有作为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只有了解幼儿、了解幼儿教育的教师,才能够根据需要,仔细洞察幼儿美丽的童心世界,潜移默化的陶冶幼儿的心灵,制定合理的教学活动计划,让舞蹈成为幼儿喜爱并对其成长起到关键作用的活动。

78、  一、活动目标:

79、  在游戏中感应音乐的特定音效,感受原野风乐曲的节奏明快和热情奔放。

80、  尝试发明不同的欢呼声,体验游戏的快乐。

81、  二、活动准备:

82、  a:经验准备:

83、  b:材料准备:

84、  CD光碟、拉拉彩球、口哨、道具火堆、动物图卡、动作图卡。

85、  三、活动重难点:

86、  重点:听辩音乐中的特定音效,感受热情奔放的乐曲。

87、  难点:能听辨特定音效变换动作。

88、  四、活动过程:

89、  (一)暖身入场(音乐:幸福拍手歌)

90、  导语:今天我要去玩一个好玩的游戏,你们想跟我一起去吗?我高兴的时候会喊一声“欧耶”,你们呢?

91、  (二)故事引导

92、  师:今天宝宝家要举行一个宴会,来了许多客人,宝宝很高兴,拿出他最喜欢的玩具请小客人玩,这时,甜甜阿姨和她的女儿小点点也来了,宝宝很热情地招待了她们。家里好热闹呀,宝宝的爸爸妈妈决定举行一场篝火晚会。

93、  提问:小朋友,还记得在我们在电视上看过篝火晚会吗?篝火晚会都有些什么呢?

94、  (三)感应音效

95、  第一遍音乐:幼儿安静欣赏,教师动作提示。

96、  导语:听!宝宝家的篝火晚会开始咯!篝火晚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个特别的声音,一起来听听是什么声音。

97、  提问:在音乐里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声音?(哨声、呼应声)

98、  音乐让我们感觉怎么样呢?(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99、  第二、三遍音乐:手足律动

100、  导语:你们想参加篝火晚会吗?音乐里有一个哨子声,当你听到哨子声时把你的手举起来打招呼(哟呵~)。

101、  a. 音乐:(坐)拍身体各部位

102、  哨声:做举手状(欢呼)

103、  导语:你们的欢呼声真好听,我再站起来表演一次。

104、  b. 音乐:(站)拍身体各部位

105、  哨声:做举手状(欢呼)

106、  第四遍音乐:动物律动

107、  导语:你们的呼应声把森林里的一群小动物都叫来了,我们来看是谁来了?(从易到难出示动物图卡),(学动物律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当听到哨声的时候就变成各种小动物,再听到哨声就再变成另外一只动物。

108、  音乐:模仿动物特征

109、  哨声:动物叫声

110、  (四)口技律动

111、  师:小朋友你们玩得开心吗?宝宝开心的时候是怎么喊的?我们也来学学吧(哟呵~)。除了可以这样叫,还可以怎样叫呢?配上相应的动作(发出各种声音练习)。

112、  音乐:做舞蹈动作

113、  哨声:欢呼声

114、  (五)篝火游戏

115、  导语:我发现你们参加篝火晚会的时候会唱会跳了,我呀给你们准备了篝火晚会里必须有的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出示啦啦彩球和火堆)

116、  注意:交代游戏规则,练习一遍

117、  音乐:手持拉拉彩球跳舞。

118、  哨声:向空中抛接拉拉彩球

119、  (六)结束活动。

120、  大家都玩得很开心,该回家啦!咱们走吧……(听音乐出场)

121、  活动名称:欢乐草原

122、  活动目标:

123、  在情景中模仿挤奶舞的各种动作和姿态,并有节奏地舞蹈。

124、  感受蒙古舞的特点,愉快地表现民族舞蹈。

125、  活动准备:

126、  前期经验:已初步了解各民族的风俗

127、  ppt课件、蒙古帽

128、  活动过程:

129、  一、走进蒙古——感受蒙古的美

130、  (播放课件)我们来到了哪里?大草原给你什么感觉?

131、  幼儿倾听优美的琴声:是什么琴拉出来的?

132、  小结:这就是马头琴,琴的顶部是一个马头的形状,是蒙古族人民最喜欢的乐器,蒙古族也被人们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133、  二、欢乐挤奶——模仿挤奶舞的各种动作和姿态

134、  (一)欣赏蒙古风光,了解蒙古族人民的生活

135、  看看草原上的人,除了骑马还在干吗?

136、  那你们知道他们是用什么招待客人的吗?

137、  (二)大胆想象各种能让奶牛多产奶的好方法并用动作表现

138、  想挤奶吗?你们有哪些好办法可以帮助奶牛产更多的奶,让它和你成为好朋友?

139、  幼儿听音乐做善待奶牛的动作。

140、  奶牛很舒服,准备产奶了,要怎么挤呢?

141、  幼儿听音乐自由做挤奶时的动作,并请个别幼儿介绍并表演。

142、  教师将孩子创编的动作串联、组合起来,引导孩子一起舞蹈。

143、  提示:提、压手腕的提示、动作做大、夸张一点、听着音乐表演。

144、  教师做挤奶舞动作的示范。

145、  幼儿听着音乐初步尝试挤奶。

146、  在比较观察中学习正确的挤奶的动作,注意手腕的提和压。(提示“轻轻提,往下挤”。)

147、  丰富各种挤奶的姿势。“挤奶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姿势是怎样的?你觉得什么姿势挤奶你可以挤得稳,挤得多?”(各个方向挤,立跪等姿势)

148、  听着音乐,完整的挤奶舞表演。

149、  小结:终于挤满了一桶牛奶了,拿着慢慢的牛奶坐下来慢慢享受吧。

150、  三、感受舞蹈——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蒙古舞的热爱

151、  教师表演蒙古舞,幼儿欣赏。

152、  小结:你们喜欢这段蒙古舞吗?我们可以在小舞台一起来跳一跳这段蒙古舞。

本文[高级伪原创标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